丨簡介丨
《真論》不囿於文字,更嘗試結合圖畫,把文字與現代圖像結合,變化成多元的感官體驗,刺激各位對文學及視覺藝術的思考。
丨煮字論編丨
〈敍寫疾病,對峙存在〉
文:吳美筠
一年了。
一年來,香港人、以致全世界都經歷了不一樣的年份。疫情未中止,又未得治愈的良方。現代文明遇上完全不能操控的病毒, 港人也在從未曾經歷的限聚下,面對莫大的政治抑壓。藏着的懷疑、等待、憤懣、恐懼,可能甚至病「毒」,從來沒有得到徹底浩療⋯⋯這種時候討論疾病,,可能是人類洋裝正常的防衛機制,但更多是發現對自身情況的陌生,對順逆、健康或危疾、治療與疾病、存在與失去,完全是不能自主、束手無策。 這場疫症,表面上雖然死亡率不算高,但實際上對生活幾代的干擾,是不斷把一切不正常運作瑞士童真順便吹吓水 這場疫症,表面上雖然死亡率不算高,但實際上對生活最大的干擾,是不斷把一切不正常運作須視同正常並催化成習慣。生老病死本來是人之常情,但我們對疾病的無知超出想像,也不懂定奪。以為交由專業人士界定,但當中還涉及包圍我們、影響我們、操控我們的醫療機制、系統、制度、政策等不可抗逆的因素,又很多時反而使我們陷入更大的困境和危機裏。
人類在 健康和疾病之間迴旋來去, 從來沒有明確定存。 身心的危疾又超出所謂病毒感染本身。由身心疾病所產生的人身自由的限制、對抗意志的挑戰、離開常軌的焦慮、憂鬱、壓迫,往往比疾病本身帶來更大的苦難。這年來最切膚之痛的,不僅僅是疾病——疾病也不純粹是隱喻,面對病態的生存環境,以及維持「無病狀態」的壓力,病的威脅切切實實地顯映着人身自由、社會氛圍、生活空間、情感記憶、政治行動、人類生存的精神狀況。疾病已不再是苦悶的象徵,而是苦悶本身。疾病作為敍事,也不止成為研究一個社區,甚或族羣的重要情感經驗和資源,它更展示社會面貌、歷史及人文精神的重要表述符號。
自人類話語開始,從文學角度敍寫人類經驗和感情,多少同時在掌握疾病話語權。如何幫助人類聚焦、定焦,以致超越生理和心理的病魔折磨,使疾病倒過來成為主體符號、訊息或資源,幫助我們掌握話語,超越身體,審視生命,是這期編輯過程必然的思考要項。然而,敍事治療、疾病語語、疾病敍事等概念如果可以作為「討論框架」(frame of reference),切入人文研究,對我們如何與病苦抗爭,當然不是一期雜誌的評論可以言盡,但至少是一個思考行動。
身體主宰着我們的未來感(futurity),有時是夥伴同時也是障礙,更多時被我們糟蹋。生逢亂世,書寫我城危疾,對峙一息尚存的光景。我們還想追問:誰有權操控我們的身體,為疾病定義?——即使我城病了,也不想由別人來定義。所以,我們寧願站在對峙的位置,敍寫疾病,以證所處身的悖逆時空。